
美股一張幾股?核心概念一次搞懂
許多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投資者,在初次接觸美國股市時,總會忍不住問:「美股一張是多少股?」這個疑問其實源自於我們對本地市場的熟悉——在台股,一張等於一千股;在港股,每一檔股票雖有一手之稱,但數量不一,少則幾百、多則數千。然而,當我們把視野轉向美國市場,這套熟悉的邏輯就不再適用。

事實上,美國股市並不存在「一張」這樣的單位。它的最小交易單位就是「一股」。不論是蘋果、微軟這種市值龐大的科技龍頭,還是剛上市的中小型成長股,你都可以只買進一股,甚至不到一股。這種設計打破了傳統市場的門檻限制,讓每位投資人都能依照自己的資金規模與投資策略,自由決定持股數量。
這樣的制度背後,反映的是美國資本市場長期推動的普惠金融理念。透過簡化交易單位、降低參與門檻,更多普通人得以分享企業成長的成果。尤其在近十年數位券商興起後,零股交易普及,更進一步強化了個人化投資的趨勢。
美股與台股/港股「交易單位」的根本差異
為了更清楚理解這項差異,我們不妨直接比較三大市場的運作方式:
市場 | 最小交易單位 | 常見交易單位 | 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
美股 (美國) | 一股 | 一股或其倍數 | 沒有「一張」或「一手」概念,可直接購買一股,也支援零股交易。 |
台股 (台灣) | 一股 (零股) | 一張 (1000股) | 「一張」為基本交易單位,零股交易需在盤後時段進行。 |
港股 (香港) | 一手 | 一手 (股數依股票而異,通常數百至數千股) | 「一手」為基本交易單位,股數由發行公司決定,亦有零股交易選項。 |

從表格中可以看出,台股與港股的「整張」或「一手」本質上是一種集合成交機制,目的在於提升交易效率與市場流動性。但也因此形成了一種隱形門檻——除非資金足夠買下整張或整手,否則難以參與某些高價股。反觀美股,以「股」為基礎單位的設計,讓投資行為更貼近個人需求,也讓資金運用更具彈性。
舉個例子:假設你想投資一股股價為300美元的微軟股票,在美股市場只需準備300美元即可;但在台股若遇到類似機制,可能需要一次購入上千股,也就是30萬美元,這對多數人來說顯然不切實際。正是這種根本上的制度差異,使得美股對小資族更具吸引力。
美股零股交易是什麼?小資族也能輕鬆投資的關鍵
當「一股」成為最小單位後,另一項創新服務便應運而生——零股交易(Fractional Shares)。簡單來說,你可以買進0.1股、0.25股,甚至是0.001股。這項功能已成為現代美股投資的標準配備,特別是在數位券商平台上幾乎全面支援。
零股交易的出現,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擾投資新手的問題:股價太高買不起。像亞馬遜或波克夏這種股價動輒數千美元的公司,過去只能望而興嘆,但現在只要幾十或幾百美元,就能成為這些企業的股東之一。無論是想布局科技巨頭、參與能源轉型,還是投資醫療創新,零股都讓夢想不再遙遠。

更重要的是,零股不只是降低門檻的工具,它還能幫助投資者實踐更精細的資產配置。舉例來說,你有1萬元預算,原本只能選一兩檔股票下注,但透過零股,可以將資金分散到十檔以上不同產業的標的,有效降低集中風險。這種「小額多樣化」的策略,正是長期穩健累積財富的關鍵。
根據Investopedia的解釋,零股交易讓投資者不再受限於整股價格,而是能夠以任意金額投入市場。這對於剛起步的年輕人、每月有固定結餘的上班族,或是希望進行定期定額投資的人來說,無疑是一大福音。
美股零股的優勢與潛在限制
零股交易的普及,確實為一般投資人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,但與所有金融工具一樣,它也有其適用範圍與注意事項。
美股零股的優勢:
- 降低投資門檻: 不再受限於股價高低,即使是薪資微薄的學生或初入社會的新鮮人,也能用百元等級的金額成為國際企業的股東。
- 分散投資標的: 不必因為資金不足而被迫集中押注少數股票。透過零股,可輕鬆建立跨產業、跨市場的投資組合,提升風險管理能力。
- 定期定額投資: 非常適合採用「定期定額」(Dollar-Cost Averaging)策略。不論股價高低,每月固定投入相同金額,長期下來自動實現成本平均化,減緩市場波動的衝擊。
- 投入高價股: 讓一般投資者也能參與特斯拉、Alphabet、Meta等高成長性公司的發展,分享其長期價值提升的紅利。
美股零股的潛在限制:
- 流動性可能較差: 雖然主流股票的零股交易幾乎無礙,但在極端市況下(如市場崩盤或閃電暴跌),部分券商對零股的買賣撮合速度可能略慢於整股,成交價也可能出現微幅落差。
- 券商支援度: 並非所有交易平台都提供零股服務。特別是透過本地複委託管道時,部分券商仍限制僅能交易整股,選用前務必確認。
- 交易費用結構: 某些券商雖聲稱零佣金,但對零股可能收取點差或隱藏費用。例如,買進0.1股時報價略高於市價,變相增加成本。建議詳閱費率說明書,避免誤判。
舉例來說,手邊有150美元,你可以選擇買進一股150美元的中價股,也可以買進0.3股500美元的高價股。這種高度彈性的資金運用方式,正是零股交易最迷人的地方。它讓投資不再是一場「全有或全無」的賭注,而是可以精準控制、逐步累積的理財過程。
如何買賣美股?台灣/香港投資人的實際管道與流程
對於台灣與香港的投資者而言,要進入美股市場主要有兩條路徑:透過本地券商提供的「複委託」服務,或是直接開立「海外券商」帳戶。兩者各有優缺點,適合不同類型的投資者。
- 複委託(Sub-brokerage):
這種方式是透過台灣或香港的本地證券公司,由他們代為向美國合作券商下單。對於習慣中文介面、重視本地客服支援的投資人來說,這是相對安心的選擇。
優點: 使用熟悉的交易系統、中文客服即時協助、資金轉帳較為便利(可直接連結本地銀行帳戶)、稅務申報相對簡單。
缺點: 手續費普遍偏高、可交易標的可能受限、交易時間受到本地券商作業流程影響,有時無法即時反應盤勢。複委託流程簡述:
- 開立複委託帳戶: 選擇一家提供美股交易服務的本地券商,攜帶身分證與銀行存摺臨櫃辦理。
- 簽署相關文件: 完成開戶申請書、外國證券投資風險預告書等必要文件。
- 資金入帳: 將資金從指定銀行帳戶轉入券商的複委託專戶。
- 下單交易: 登入券商提供的平台,輸入股票代碼、股數與價格,送出買賣委託。
- 成交與交割: 委託成交後,券商會自動完成後續交割程序,持股明細也會顯示於帳戶中。
- 海外券商(Foreign Brokers):
直接向美國或其他國際券商申請帳戶,如Firstrade、Interactive Brokers、Fidelity等。這類平台通常提供更完整的投資工具與更低的交易成本。
優點: 多數已實現零佣金交易、支援零股與多樣金融商品(如ETF、期權)、交易時間與美股同步,操作彈性高。
缺點: 需自行進行國際電匯(可能產生手續費與匯差)、客服多為英文且跨時區、稅務處理較複雜,且需自行評估券商的信譽與安全性。
選擇哪一種方式,取決於個人的投資習慣與需求。如果你是偶爾下單、偏好穩定與安心感,複委託可能是較佳選擇;但若交易頻率高、追求低費用與多元工具,海外券商往往更具優勢。
美股交易成本與費用解析 (包含一股多少錢、價錢怎麼算)
投資美股時,除了關注股價本身,也必須清楚了解各項交易成本。這些費用雖看似微小,但長期累積下來會明顯影響報酬率。
一股多少錢?價錢怎麼算?
美股每股的價格就是市場上的即時成交價。例如,當英偉達(NVDA)的股價為900美元時,買進一股就需要900美元。若只買0.2股,則只需0.2 × 900 = 180美元。計算公式如下:
總投資金額 = 股價 × 買進股數
這個計算方式適用於整股與零股,簡單明確。
美股交易的主要費用:
- 手續費/佣金 (Commission):
- 海外券商: 多數主流平台如Charles Schwab、Fidelity、Webull等均已取消美股股票與ETF的交易佣金,代表買賣不另收費。但需留意,某些特殊商品(如債券、OTC股票)或盤前盤後交易仍可能計費。
- 複委託: 台灣與香港的本地券商通常收取較高的佣金,費率約為交易金額的0.15%至1%,且設有最低收費(如每筆15至30美元)。對於小額交易者而言,這項成本不容忽視。
- 交易稅 (Transaction Fees):
美國政府針對股票交易收取極低的行政費用,主要包括證券交易委員會費(SEC Fee)與FINRA交易活動費(TAF)。這些費用由券商代收,通常僅在賣出時課徵,且每百萬美元交易金額僅數美元,對一般投資者影響極小。
- 匯差與電匯費:
若使用海外券商,需將台幣或港幣匯至境外帳戶,過程中可能產生銀行電匯手續費(約數百元台幣或數十港幣)。此外,換匯時的匯率差價也是一筆隱形成本。複委託雖可直接以本地貨幣扣款,但券商內部換匯的匯率通常不若銀行優惠,仍存在隱藏價差。
- 股息預扣稅:
美國企業發放的現金股利,會被政府依法預扣30%的稅款。台灣居民因與美國無租稅協定,此部分無法申請退稅。香港則因與美國簽有稅務協議,部分情況下可適用較低稅率,但實際適用與否需視個案而定,建議諮詢專業會計師。
在決定券商之前,建議善用第三方評比平台,例如Brokerage-review.com等網站,詳細比較各家費用結構與服務項目,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。
新手美股投資常見迷思與解答
剛接觸美股的新手,常常因為對制度不熟而產生誤解,進而錯失投資良機。以下是幾個最常見的迷思與正確觀念澄清:
- 迷思一:「美股很貴,都是高價股,我買不起。」
解答: 這是最大的誤解之一。雖然像Alphabet或Amazon股價動輒上千美元,但透過「一股」與「零股」機制,你只需幾十美元就能參與投資。相較之下,台股一張起跳要上千股,反而更容易造成資金壓力。
- 迷思二:「美股一張到底幾股?是不是也是100股?」
解答: 美股根本沒有「一張」這個概念。最小交易單位就是「一股」。坊間流傳的「美股一張100股」說法,可能是誤將過去某些交易慣例或券商介面顯示方式當成標準,但在現今電子交易時代,這已完全不適用。
- 迷思三:「美股一股多少台幣/港幣?匯率怎麼算?」
解答: 所有美股報價皆以美元計價。換算成本地貨幣時,只需將美元股價乘上即時匯率即可。例如,一股120美元的股票,若當下台幣匯率為32,等於約3840元台幣;港幣匯率為7.8,則約為936港幣。實際交易時,券商會依當日匯率自動換算扣款。
開始美股投資前的五大注意事項
在真正投入資金前,有幾項準備工作值得花時間思考與規劃,這將幫助你建立更穩健的投資基礎。
- 設定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:
明確知道自己是為了長期增值、退休儲備,還是短期波段操作。同時評估自己能承受多少虧損,避免將生活資金投入高波動市場。
- 選擇合適的券商與交易平台:
根據交易頻率、資金規模與功能需求,選擇支援零股、費用透明、介面友善的券商。可參考The Motley Fool提供的選券商指南,了解各家平台特色。
- 了解美股交易時間與漲跌幅限制:
美股交易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:30至下午4:00。換算成台灣/香港時間:
- 夏令時間(約3月至11月):晚上9:30至隔日凌晨4:00。
- 冬令時間(約11月至3月):晚上10:30至隔日凌晨5:00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,單日波動可能超過10%甚至更高,投資人需有心理準備。
- 學習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:
不要盲目追高或聽信消息。建議學習解讀財報、評估本益比、觀察股價走勢圖等基本功,提升獨立判斷能力。
- 稅務相關的基礎概念:
了解股息預扣稅、資本利得是否需申報等規定。雖然台灣目前對海外投資獲利尚未全面課稅,但仍建議保留交易紀錄,以備未來法規變動之需。
結論:擁抱美股「一股」的彈性,開啟全球投資新視野
美國股市以「一股」為基礎的交易設計,搭配成熟的零股機制,徹底翻轉了傳統投資的思維。它不再要求你必須一次投入大筆資金,而是允許你用最小單位起步,逐步累積屬於自己的財富拼圖。
對台灣與香港投資者而言,這不僅是技術上的便利,更是一種投資觀念的升級。當你放下「一定要買一張」的執念,就會發現全球市場的大門早已敞開。無論是科技、消費、能源或金融領域,你都能找到適合參與的機會。
透過本文的解析,我們釐清了交易單位的迷思,探討了零股的實際應用,也提供了從開戶到成本計算的完整指引。現在,你已具備踏出第一步的知識與工具。與其繼續觀望,不如從今天開始,用一股、甚至是零股,正式加入全球投資的行列。
美股一張到底有幾股?跟台股/港股的「一張」一樣嗎?
美股市場沒有「一張」的說法,其最小交易單位就是「一股」。這與台股一張1000股或港股「一手」固定股數的概念完全不同。美股投資人可以自由買賣任意股數,甚至支援零股交易。
美股零股交易是怎麼回事?我可以用零股買到特斯拉或蘋果嗎?
美股零股交易(Fractional Shares)指的是您可以購買少於一股的股票,例如0.1股、0.5股等。是的,透過零股交易,您可以用較小的資金買到特斯拉(TSLA)或蘋果(AAPL)等高價股票的零碎股權,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。
美股一股大概多少錢台幣/港幣?如何計算總投資金額?
美股一股的價格就是其美元報價。若要換算成台幣或港幣,需將美元股價乘以即時匯率。總投資金額的計算方式為:股價 × 買進股數。例如,一股150美元的股票,若買進0.5股,總投資金額為75美元。
台灣/香港投資人要怎麼買美股?需要開海外帳戶嗎?
台灣/香港投資人主要透過兩種管道買美股:
- 複委託: 透過本地證券商代為下單至海外市場,資金在本地帳戶流通。
- 海外券商: 直接向美國或其他提供美股交易的海外券商開戶,資金需國際電匯。
是否需要開海外帳戶取決於您選擇的管道。
美股下單技巧有哪些?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美股券商?
美股下單技巧包括了解掛單類型(市價單、限價單)、善用零股交易進行定期定額等。選擇美股券商時,應考量以下因素:
- 交易費用(手續費、佣金)
- 是否支援零股交易
- 交易平台穩定性與易用性
- 客服支援(是否有中文客服)
- 可投資產品種類
建議根據個人資金規模、交易頻率和對服務的需求來做選擇。
美股交易會有什麼費用?跟台股/港股比起來會比較貴嗎?
美股交易費用主要包括:
- 手續費/佣金: 許多海外券商已提供零佣金交易,複委託則費用較高。
- 交易稅: 極低,主要為SEC Fee和FINRA TAF。
- 匯差與電匯費: 資金轉換與匯款時產生。
- 股息預扣稅: 美國政府會預扣30%股息稅。
相較於台股或港股,美股在海外券商的佣金可能更低,但複委託費用可能較高,且需考慮匯率和股息稅等因素。
投資美股零碎股安全嗎?會不會有流動性問題?
投資美股零碎股是安全的,您的股權受到券商和監管機構的保護。然而,相較於整股,零股的流動性在極端情況下可能略差,部分券商對零股交易的處理速度或成交價格可能不如整股理想。但對於大多數主要股票而言,影響通常不大。
美股的交易時間是什麼時候?有漲跌幅限制嗎?
美股常規交易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9:30至下午4:00。換算成台灣/香港時間:
- 夏令時間(約3月至11月):晚上9:30至隔日凌晨4:00。
- 冬令時間(約11月至3月):晚上10:30至隔日凌晨5:00。
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,這意味著股價在一天內可能波動劇烈。
除了交易單位,美股和台股/港股還有哪些投資差異需要注意?
除了交易單位,主要差異還包括:
- 交易時間: 美股無盤中零股交易,無漲跌幅限制。
- 市場深度與廣度: 美股市場規模更大,股票種類更豐富。
- 資訊透明度: 美國監管機構對企業資訊披露要求嚴格。
- 股息稅: 美股股息會被預扣30%稅金。
- 投資工具: 美股提供更多元的ETF、期權等投資工具。
美股一張100股的說法是正確的嗎?這個觀念從何而來?
「美股一張100股」的說法是不正確的。美股沒有「一張」的概念,最小交易單位是「一股」。這個觀念可能來自於過去某些券商或交易系統將100股作為一個「Round Lot」的習慣,或是早期一些小型股票的交易慣例。但在現代美股市場,這並非普遍且標準的交易單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