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## 前言:台灣電動車充電費用知多少?
全球環保趨勢興起,加上電動車科技的快速進步,台灣的電動車市場正迎來爆發式成長。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電動車,體驗它帶來的創新駕駛樂趣和環境友善優勢。不過,對新手車主或考慮購買的人來說,充電費用往往是最頭疼的問題。相較於傳統加油的簡單明瞭,電動車充電牽涉到各種充電模式、收費機制、不同業者價差,甚至家裡電費階梯的影響,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。

這篇文章將帶您一步步拆解台灣電動車充電的費用細節,從公共站的快充與慢充選項,到家用樁的設備投資和電費計算,再比較各大主流業者的收費標準。我們不僅探討如何找出最划算的充電方式,還會分享一些實戰省錢技巧。透過這些資訊,您能清楚掌握電動車的實際開銷,優化日常習慣,降低擁有成本,並充分發揮電動車的價值。搞懂這些費用架構,正是讓您轉型電動車生活更順暢的基礎。
## 台灣電動車充電站類型與計價模式解析
台灣的電動車充電大致分成慢充和快充兩種,收費方式則依據站點類型和業者而有所不同。弄清楚這些差別,能幫助您從一開始就掌控好開支。

### 慢充 (AC) 與快充 (DC) 的費用差異
電動車充電技術主要分為交流電慢充和直流電快充,這兩種不僅速度天差地別,成本和計費邏輯也截然不同。
慢充使用交流電,功率通常在7kW或11kW左右,充滿電需要較長時間,適合晚上在家或辦公室停放時使用。這種方式對電池磨損小,費用也相對親民。公共慢充站多按電量度數收費,而家用則直接計入家裡的電費單。
相對地,快充採用直流電,功率可達50kW到350kW,短短20到30分鐘就能從20%充到80%,是長途旅行途中補電的救星。但設備造價高,業者回收成本壓力大,所以快充價格往往比慢充貴。公共快充站的計費可能按度數、時間,或兩者混合計算。
### 公共充電站的計價方式:度數、時間與月租
台灣公共充電站的收費模式主要有三類,每種都有適合的場景和利弊考量。
度數計價是最普及的一種,直接依實際注入的電量(kWh)來算錢,對用戶來說最公平,因為只付你用的那份。不少業者會根據高峰和低峰時段調整單價,讓您有機會挑便宜時段。
時間計價則看充電樁運轉的總分鐘數,通常配上固定功率。這在快充站比較常見,目的是讓車主充好就走,提高站點效率。但如果車子轉換效率低或樁功率不穩,單位電量的花費可能會水漲船高。
另外,有些業者或特定場所如商場、停車場,提供月租選項,讓您在固定地點無限充或享低價。這對常在那裡停車的人很划算,但得先算算自己的用量能不能蓋過月費。
## 公共充電站費率大比拼:主流營運商收費標準總覽
台灣電動車充電網越來越密集,除了Tesla自家超充站,還有不少第三方業者在競爭。比較各家價錢,能讓您選到最適合的補電點。

### Tesla 超級充電站與目的地充電費用
Tesla在台灣建置了完整的超級充電站系統,提供高速補電,還有目的地充電站給慢充用。
超級充電站專屬Tesla車主設計,按度數計費,並分高峰低峰。部分站點開放給其他品牌,但用轉接頭的話,價錢可能貴些。加入Tesla會員能壓低成本,新車買家有時還附贈免費額度,讓起步更輕鬆。
目的地充電站常設在酒店、餐廳或百貨,提供交流慢充。有些地方免費給顧客用,或只收停車費。如果有額外充電錢,通常還是按度數算。
### 華城EValue、EVOASIS、Noodoe等第三方營運商費率比較
除了Tesla,華城EValue、EVOASIS、Noodoe等第三方業者也提供豐富選擇。以下是這些常見業者的費率概覽(僅供參考,最新資訊請查官網):
| 營運商 | 充電類型 | 計價方式 | 尖峰費率 (元/度或分鐘) | 離峰費率 (元/度或分鐘) | 會員優惠 | 備註 |
| :—– | :——- | :——- | :———————- | :———————- | :——- | :— |
| **華城EValue** | AC / DC | 度數計價 | 約 8-12 元/度 | 約 6-9 元/度 | 會員享折扣 | 廣泛佈點,提供多種功率快慢充 |
| **EVOASIS** | AC / DC | 度數計價 | 約 9-13 元/度 | 約 7-10 元/度 | 會員享折扣 | 許多據點結合休息區,體驗佳 |
| **Noodoe** | AC / DC | 度數計價 | 約 7-11 元/度 | 約 6-9 元/度 | 會員享折扣 | 合作據點多元,App 功能完整 |
| **台塑儲能** | DC | 度數計價 | 約 10-12 元/度 | 約 8-10 元/度 | 陸續推出 | 結合加油站,方便性高 |
| **中油** | DC | 度數計價 | 約 8-10 元/度 | 約 7-9 元/度 | 陸續推出 | 國營事業,未來佈點潛力大 |
*註:上述費率為參考區間,實際價格會因充電站點、充電功率、時段及是否為會員而有所差異。建議使用各營運商官方 App 查詢最新資訊。*
### 其他潛力充電網絡與其特色
除了這些主力,台塑儲能、中油、裕電能源(YES! 來電)等也正擴大布局,帶來更多選擇。
台塑儲能多和自家加油站結合,專攻直流快充,方便油轉電的車主。
中油這家國營企業,正把部分加油站變成混合充電點,憑藉廣大網絡,未來覆蓋率會更高,價錢也預計保持競爭力。
裕電能源則聚焦交流慢充和部分快充,合作夥伴包括停車場、酒店和社區,提供彈性方案。
## 家用充電成本深度分析:設備、安裝與電費計算
家用充電是最省錢的選項,但前期得花心思在樁子設備、安裝和電費階梯上。
### 家用充電樁設備與安裝費用概估
裝家用樁是電動車轉型的關鍵投資,費用分設備和工程兩塊。
設備部分,市場上品牌多,從1萬多到5萬多台幣都有,差別在功率如7kW或11kW、智能App控制、負載均衡或螢幕顯示等。像Wallbox Pulsar Plus或Tesla Wall Connector,都是可靠的熱門款。
安裝費最難預估,通常1萬5千到4萬以上,受幾個因素影響:從電表到車位的距離越長,線材成本越高;施工若需破牆、埋管或跨樓層,難度就大;如果家裡電表容量不夠,得向台電升級,花時間和錢;還得加裝漏電保護器和開關等安全裝置;全程確保符合消防和用電規範。
### 台電電費級距與電動車充電成本計算
台灣家用電費用階梯式累進,用越多越貴。電動車加進來的電量會推高總用量,影響單價。您可以上台灣電力公司官網看最新電價。
住宅用電非夏月階梯如下:
| 用電量 (度) | 每度電價格 (元) |
| :———- | :————– |
| 120 以下 | 1.63 |
| 121 – 330 | 2.38 |
| 331 – 500 | 3.52 |
| 501 – 700 | 4.80 |
| 701 – 1000 | 5.83 |
| 1001 以上 | 6.99 |
*註:夏月(6月1日至9月30日)電價會略高於非夏月。*
舉個例子,您原來每月300度,電動車再加200度。原電費:120度×1.63 + 180度×2.38 = 195.6 + 428.4 = 624元。新總500度:120×1.63 + 210×2.38 + 170×3.52 = 195.6 + 500.58 + 598.4 = 1294.58元。電動車部分約670元,平均每度3.35元。
這顯示電動車電量會疊加到高階梯,所以邊際成本可能高於最低價。若申請時間電價,在低峰充,能省不少。
### 社區大樓充電規劃與費用分攤挑戰
公寓住戶裝樁更麻煩,得過管委會關、公共線路負荷和分攤議題。
管委會同意是第一關,大樓規約可能限私人改線,得說服大家。
老舊大樓公共線常扛不住多車同時充,得升級線路或加智慧管理系統。
分攤則是難題,常見解法包括:獨立電表,每人自付;智慧系統自動計費和分配功率防跳電;或管委會設公共收費樁,讓住戶付錢用。
建議管委會看台電社區充電指南,找專家評估,保安全又公平。
## 電動車充電省錢秘訣:打造最經濟的充電策略
聰明安排充電,能大大壓低電動車總花費。這裡分享幾招實用tips。
### 善用離峰電價與會員優惠
抓準高峰低峰價差,是省錢的基本功。
家用或公共站,都挑低峰時段充。台電低峰多在夜裡到早上,公共業者也有類似優惠。申請時間電價,低峰每度可能砍半。
會員制也很值,大多業者給會員低價、預約或點數回饋。依常用站加入,就能享專屬好康,像儲值回現或節日折扣。
### 信用卡與第三方支付回饋攻略
選對支付工具,還能多賺回饋。
有些信用卡對電動車充電或綠能給3%到5%以上的現金回,查業者支援方式,配最高回饋卡付錢。
App常接Line Pay或街口,銀行有時推額外活動,如綁卡用Line Pay得Line Points,間接減成本。
### 充電站APP智慧規劃與路線選擇
App不只找站,還能幫您算最便宜路徑。
熱門App有:PlugShare,全球地圖蓋台灣,用戶分享評價和價錢,適合探新站;各業者App如EVOASIS、EValue、Noodoe,秀即時狀態、費率、預約和會員福利。
用起來:出門前比價,注意峰差;查空位避白跑;納入導航選順路便宜站;有些在商場,充電還優停車,雙重省。
## 台灣與香港電動車充電費用比較
對香港人或兩地跑的車主,比較兩邊充電價很有參考價值。
香港電動車起步早,設施齊全,由政府、CLP、HKE等電力公司和ChargePoint、EV Power等業者管。
公共站:台灣按度數,DC 8-13元/度,AC 6-10元/度,有峰差。香港政府AC站多免費,第三方快充每度港幣2-5元(約台幣8-20元),超充更貴,電價方案複雜。
家用:台灣累進制,低峰低於2元/度。香港也累進但略貴,社區公共位常含管理費或固定價。
政策:台灣靠電價和補助推樁。香港曾減稅,現推公共網,有些政府補貼。
整體,台灣公共價中等偏低,尤其家用低峰競價強。香港免費公共多,但商業快充貴些。
## 展望未來:充電技術、政策與費用趨勢
電動車圈子變化快,新科技和政策會重塑充電價。
### V2G、無線充電等新技術對費用結構的影響
V2G讓車不只取電,還能回饋電網,高峰時賣電賺錢,抵銷成本。普及後能穩電網,但初期設備貴。
無線充電用磁感應,無線補電超方便。現階段效率待改,成本高,但成熟後可上路或停場,計費或混停時或里程,結構會變。
### 政府補助與電動車政策的潛在影響
台灣政府推電動車,重基礎建設。
能源署有電動車充電專用電價和公設補助計畫,降業者和社區投資,間接拉低費率。
綠能增,電網智慧化加儲能,能縮峰差,穩價。
若推碳交易或稅,電動車優勢大,政府或補充電或稅優。
這些變化會讓台灣充電更聰明、方便、省錢。
## 結論:聰明充電,享受電動車生活
台灣電動車充電費用牽動多面,從公共快慢充差,到業者比價、家用設備電費,每部分都影響開銷和體驗。這文拆解清楚,希望您對結構了然於胸。
重點在規劃和挑選。抓低峰、用會員和高回卡,靠App優路線,就能省下不少。不論通勤家充或長途快充,依習慣定策略,才是電動車樂趣的精髓。
未來電動車大有可為,科技創新和政策助力,充電會更完善透明。追蹤新動態,您就能當聰明車主,最大化效益,兼顧環保。
1. 台灣電動車公共充電站的計價方式有哪些?
台灣公共充電站主要有三種計價方式:
- 度數計價 (kWh):根據實際充入的電量收費,最為常見。
- 時間計價 (分鐘):依充電樁運作時間收費,常見於快充站。
- 月租方案:部分營運商或場域提供,適合固定地點、高頻率充電的用戶。
許多營運商會根據尖峰與離峰時段設定不同的費率。
2. 在家安裝電動車充電樁的費用大概是多少?
家用充電樁的總費用包含設備費與安裝費:
- 設備費用:約新台幣 1 萬至 5 萬元不等,視品牌、功率與功能而異。
- 安裝費用:約新台幣 1 萬 5 千元至 4 萬元以上,主要受線路距離、施工難度、電表容量與法規要求等因素影響。
建議尋求專業廠商現場評估以獲得精確報價。
3. Tesla超級充電站的費用與一般公共充電站有何不同?
Tesla超級充電站主要供 Tesla 車主使用(部分站點開放非 Tesla 車輛),費用通常依度數計價,並區分尖峰與離峰時段。其優勢在於充電速度快、網絡專屬性高。第三方公共充電站則由多家營運商提供,開放給所有電動車品牌,費率也依營運商與充電類型而異,通常選擇性更多元。
4. 有哪些推薦的電動車充電站App可以查詢費用和站點?
推薦以下 App 查詢充電站點與費用:
- PlugShare:全球性的充電站地圖,提供用戶評論與費用資訊。
- 華城EValue App:華城EValue 官方 App,可查詢站點狀態與費率。
- EVOASIS App:EVOASIS 官方 App,提供即時資訊與會員服務。
- Noodoe App:Noodoe 官方 App,功能完整,可管理充電與支付。
建議下載常用營運商的官方 App,以獲取最準確的即時資訊。
5. 如何透過電價時段來節省電動車的充電費用?
節省充電費用的關鍵是善用離峰電價:
- 家用充電:向台電申請「時間電價」方案,在夜間或清晨等離峰時段充電,每度電費可大幅降低。
- 公共充電:許多公共充電站也會提供尖峰與離峰費率,選擇在離峰時段充電可享受較優惠的價格。
6. 電動車慢充和快充的費用會差很多嗎?
是的,慢充和快充的費用通常有顯著差異。由於快充樁設備成本高昂、建置費用較高且提供更快速的服務,因此公共快充的每度電費用普遍高於慢充。家用慢充則是最經濟的充電方式,其費用僅為台電的家用電費。
7. 電動車在社區大樓充電時,費用該如何分攤?
社區大樓充電費用分攤常見方式有:
- 獨立電表:為每個充電樁安裝獨立電表,使用者自付電費。
- 智慧充電管理系統:透過系統自動計費與分攤,並控制充電功率。
- 公共收費樁:由管委會設置收費充電樁,住戶付費使用。
建議與管委會及專業廠商討論,制定公平且符合法規的分攤方案。
8. 政府對電動車充電設備或費用有提供哪些補助嗎?
台灣政府目前主要透過以下方式推動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:
- 電價優惠:經濟部能源署提供「電動汽車充電專用電價」,鼓勵設置充電樁。
- 建置補助:能源署設有「公設電動車充電設備補助計畫」等,支持公共及社區充電樁的建置,以降低初期投資成本。
具體補助方案會依年度政策調整,建議查閱經濟部能源署或相關主管機關的最新公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