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言:高血壓飲食的重要性與本文宗旨
高血壓這種慢性疾病常被稱為「沉默殺手」,它在全球影響了數以億計的人,而在台灣和香港的發病率也相當高。它不僅會提高心臟病、中風以及腎臟病的發生機率,還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損害我們的健康。不少人認為血壓升高只能靠藥物來管,卻常常忽略飲食調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。實際上,透過改變日常飲食習慣,不僅能輔助藥物發揮更好的效果,甚至對輕度高血壓有機會帶來改善,從而大大提升生活品質。

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一套全面實用的高血壓飲食指南,我們從國際認可的得舒飲食(DASH Diet)原則為基礎,詳細說明高血壓患者適合選用和需避開的食物類型,並附上一日三餐以及一週菜單的具體例子。更針對台灣和香港的上班族或外食習慣,提供在地化的飲食建議和執行方法,讓您在忙碌日常中也能輕鬆管理血壓。我們還會拆解一些常見的飲食誤區,並分享如何在心理上建立長期堅持的動力,讓您不僅學會「該怎麼吃」,更能「持續吃對」,過上無壓力的健康日子。
高血壓飲食的核心原則:理解得舒飲食 (DASH Diet)
得舒飲食(DASH Diet,全稱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)是目前科學界公認最有效的降血壓飲食方式。它不是一套嚴格的節食計劃,而是強調均衡營養的日常吃法,透過天然食材來自然幫助身體調節血壓。

這套飲食模式源自美國國家心臟、肺與血液研究所(NHLBI)的長期研究,目的是找出能有效降低血壓的吃法。研究證明,無論有沒有搭配降壓藥,堅持這套飲食都能明顯改善血壓。其核心在於多吃蔬果、全穀物、低脂乳製品和瘦肉,同時減少飽和脂肪、膽固醇和鈉的攝入。這樣的調整不僅能控制血壓,還能整體提升健康。
得舒飲食的五大原則可以這樣概括:
- 多吃蔬果: 每天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,補充鉀、鎂、膳食纖維以及各種維生素。
- 選用全穀物: 用糙米、燕麥或全麥麵包來代替精製澱粉,增添纖維和礦物質。
- 選擇低脂乳品: 挑脫脂或低脂的牛奶、優格,來獲取鈣質。
- 優選蛋白質來源: 以魚類、去皮雞肉、豆類和堅果取代紅肉或加工肉。
- 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: 少碰肥肉、油炸物、奶油和加工食品。
此外,這套飲食特別注重「低鈉、高鉀、高鎂、高鈣」的礦物質平衡。充足的鉀、鎂和鈣能中和鈉的負面影響,保持血管彈性。像是國民健康署就積極推廣得舒飲食,並發布相關指南,幫助大家透過飲食來控管血壓。您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的得舒飲食介紹,獲取更多實用資訊。
得舒飲食如何有效降血壓?背後的科學機制
得舒飲食能成功降低血壓,靠的是科學支持的機制,讓我們來細看。
- 鈉與血壓的關聯: 過量鈉會讓身體留住水分,增加血管內血量,從而推高血壓。這套飲食嚴限鈉攝入,幫助排出多餘水分,減輕血管負擔。
- 鉀、鎂、鈣的共同效應:
- 鉀: 它能平衡體內鈉濃度,促進鈉經尿液排出,同時舒張血管,降壓效果顯著。高鉀食物如香蕉、菠菜、番茄和馬鈴薯,都是重點推薦。
- 鎂: 鎂幫助血管擴張,維持心臟運作順暢,並調節血壓。全穀物、堅果和深綠葉菜是優質來源。
- 鈣: 除了強健骨骼,鈣還參與血管的收縮與放鬆。低脂乳品提供豐富鈣質。
- 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的好處:
- 膳食纖維: 從全穀和蔬果而來,能降膽固醇、穩血糖,對心血管有益。
- 不飽和脂肪酸: 鼓勵從堅果、種子、橄欖油和魚類獲取,這些好脂肪能降低壞膽固醇,保護心臟。
這些機制互相配合,讓得舒飲食成為可靠的降壓工具,尤其適合長期應用。
高血壓必吃與應避免的食物清單
掌握得舒飲食原則後,清楚哪些食物是盟友、哪些是隱形敵人,就能更有效管理高血壓。接下來,我們列出實用清單,幫助您快速上手。

推薦食物
- 全穀類: 優先未加工的穀物,例如糙米、五穀米、燕麥、蕎麥、全麥麵包或全麥麵。它們提供纖維、鎂和鉀,幫助穩血糖和血壓。
- 蔬菜水果: 每天多吃,目標是超過常人量。特別推高鉀類,如香蕉、橘子、奇異果、菠菜、空心菜、番茄、地瓜和馬鈴薯。多色蔬果確保不同植化素的攝取。
- 低脂乳品: 像是脫脂牛奶、低脂優格或低脂起司,作為鈣質來源,有助血壓調節。
- 優質蛋白質: 以白肉(如去皮雞肉、魚類)、豆製品(豆腐、豆漿、毛豆)為主。深海魚如鮭魚、鯖魚富含Omega-3,對心血管特別好。
- 堅果與種子: 適量吃無鹽杏仁、核桃、腰果、葵花籽或南瓜籽,提供健康單不飽和脂肪、鎂、鉀和纖維。一天一小把就足夠。
- 健康油脂: 用橄欖油、芥花油或葵花籽油烹調,避免豬油或牛油等飽和脂肪。
這些食物不僅營養豐富,還能讓餐桌多變有趣,長期吃下來自然受益。
應避免或限制的食物
- 高鈉食物: 這是高血壓飲食的最大威脅,包括加工肉(如香腸、培根、火腿)、罐頭、醃菜(醬瓜、榨菜)、泡麵、零食(餅乾、薯片)、醬料(醬油、豆瓣醬、沙茶醬、番茄醬、蠔油)和速食。記得檢查包裝上的鈉標示。依據台北榮總的限鈉飲食建議,每天鈉量最好控制在2000毫克以內,大約等於5克鹽。
- 高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: 如肥肉、內臟、油炸品(炸雞、薯條)、烘焙糕點、餅乾、酥皮點心或人造奶油。這些會提升壞膽固醇,對心血管不利。
- 高糖食物與飲料: 含糖汽水、果汁飲、手搖飲、甜點、蛋糕或糖果。過多糖分易致體重上升,並提高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。
- 酒精: 雖然適量飲酒對某些人有心血管益處,但對高血壓患者不建議。過量會推高血壓,還可能干擾藥物。最好限制或完全避免。
避開這些食物,能大幅降低血壓波動的風險,轉而享受更穩定的健康狀態。
實用高血壓飲食菜單範例:一日三餐與一週規劃
把得舒飲食原則應用到日常,從規劃一日三餐入手,就能逐步養成習慣。下面是一些範例,示範如何巧妙搭配食材,讓吃得健康變得簡單。
一日三餐菜單範例
餐別 | 菜單建議 | 得舒飲食特色 |
---|---|---|
早餐 | 燕麥粥(加水果塊和堅果) 或全麥吐司夾蛋(少油煎) 配無糖豆漿或低脂牛奶 |
全穀、高纖、優質蛋白、低脂乳品、堅果、水果 |
午餐 | 糙米飯 香煎鮭魚(或滷雞腿去皮) 清炒時蔬(如菠菜、高麗菜) 涼拌豆腐 |
全穀、優質蛋白(Omega-3)、高鉀、高鎂、低鈉烹調 |
晚餐 | 五穀雜糧粥 蒸鱸魚(或清燉牛肉) 多色蔬菜沙拉(配和風醬或橄欖油醋) 水果(如芭樂、奇異果) |
全穀、優質蛋白、高纖、高鉀、健康油脂、低鈉調味 |
點心 | 水果一份/無糖優格/一小把無鹽堅果 | 高纖、低脂、健康脂肪 |
這些組合不僅符合原則,還注重口感平衡,避免單調。
一週菜單規劃(範例)
為了保持興趣,一週菜單應多變化,確保營養全面。以下是簡單範例:
- 週一: 早餐:燕麥粥;午餐:糙米飯+番茄炒蛋+燙青菜;晚餐:雞肉蔬菜義大利麵(全麥麵條)。
- 週二: 早餐:全麥三明治(雞胸肉、生菜);午餐:五穀雜糧飯+香煎鯖魚+涼拌小黃瓜;晚餐:豆腐蔬菜煲。
- 週三: 早餐:無糖優格+水果+堅果;午餐:蕎麥麵+燙青菜+滷豆乾;晚餐:番茄海鮮湯+全麥麵包。
- 週四: 早餐:地瓜粥;午餐:糙米飯+清蒸雞胸肉+炒蘑菇;晚餐:蔬菜咖哩(少油、低鈉咖哩粉)+糙米飯。
- 週五: 早餐:全麥吐司+水煮蛋+低脂牛奶;午餐:義式蔬菜湯+全麥餐包;晚餐:香草烤雞腿(去皮)+烤蔬菜。
- 週六: 早餐:水果優格杯;午餐:自製壽司(糙米、蔬菜、魚肉);晚餐:蘑菇雞肉糙米燉飯。
- 週日: 早餐:全麥鬆餅(少量蜂蜜)+水果;午餐:自製雜菜炒麵(全麥麵、多蔬菜);晚餐:清蒸魚片+蔬菜沙拉。
根據個人喜好微調,就能輕鬆維持一周的均衡。
高血壓降血壓食譜示範
這裡分享幾道易做又美味的菜餚,全都符合得舒飲食,讓您在家輕鬆上手。
1. 香煎鮭魚佐時蔬
- 食材: 鮭魚一片、綠花椰菜、彩椒、小番茄、檸檬、蒜末、橄欖油、黑胡椒、少許海鹽。
- 做法:
- 鮭魚抹上少許海鹽和黑胡椒,靜置10分鐘。
- 綠花椰菜和彩椒切塊,與小番茄拌橄欖油、蒜末、黑胡椒。
- 烤箱預熱200°C,烤蔬菜15-20分鐘至熟。
- 平底鍋熱油,煎鮭魚每面3-4分鐘至金黃。
- 擺盤後擠檸檬汁,即可上桌。
這道菜富含Omega-3和蔬果纖維,適合午餐或晚餐。
2. 全麥雞肉蔬菜捲
- 食材: 全麥薄餅2張、去皮雞胸肉100克、生菜數片、小黃瓜半條、紅蘿蔔半條、和風醬或自製優格醬。
- 做法:
- 雞胸肉煮或蒸熟,撕成絲。
- 小黃瓜、紅蘿蔔切絲。
- 全麥薄餅加熱軟化。
- 鋪上生菜、雞絲、蔬絲,淋醬後捲起。
- 即可享用。
便攜又營養,完美適合上班族當午餐。
3. 雜糧蔬菜粥
- 食材: 糙米、藜麥、小米(各適量混合)、雞胸肉丁或蝦仁、香菇、紅蘿蔔丁、高麗菜絲、薑絲、少許醬油、麻油。
- 做法:
- 雜糧洗淨,浸泡30分鐘。
- 加水煮滾後小火熬30分鐘至米開花。
- 加入肉丁、香菇、紅蘿蔔、高麗菜、薑絲,再煮10-15分鐘。
- 最後加少許醬油和麻油,撒蔥花。
溫暖養胃,適合早餐或輕晚餐,補充全穀和高鉀蔬。
【差異化切入點】高血壓外食族必備:如何在台灣/香港輕鬆吃得健康?
在台灣和香港這樣快節奏的城市,忙碌的外食族要嚴守得舒飲食確實有挑戰。但只要抓住幾個訣竅,即便外出用餐也能吃對,穩穩控血壓。
外食的難處在於菜餚常多油多鹽多糖、份量大,且不易知曉烹調細節。但別擔心,我們來談談實戰策略。
以下是針對不同類型的飲食建議:
- 中式餐點:
- 選清淡湯品: 如藥膳湯或清雞湯,避開濃羹或勾芡湯。
- 多加蔬菜: 點清炒或涼拌青菜,指定「燙青菜不加肉燥,醬料分開」。
- 避油炸勾芡: 不要選炸排骨、糖醋排骨或燴飯,改挑蒸、滷、烤或燉菜。
- 主食調整: 用糙米或五穀飯替白飯,或少吃點。
- 西式餐點:
- 主菜: 挑烤雞胸、烤魚、燉牛肉或去肥牛排,避開炸魚薯條。
- 配菜: 多選沙拉(醬分開,用油醋)、烤蔬或水煮馬鈴薯,取代薯條或奶油泥。
- 麵包: 選全麥種,少抹奶油。
- 港式/台式小吃:
- 麵食: 點清湯麵如陽春麵或米粉湯,避肉燥麵或炸醬麵,要求湯清淡少油。
- 加工肉: 不要貢丸、甜不辣或火鍋料,選新鮮肉片、蔬和豆腐。
- 燙青菜: 必點,並說「醬油分開,不加肉燥」。
- 點心: 避油條、鹹酥雞或滷味(滷汁高鈉),可適量吃清蒸小籠包或燒賣。
- 便利商店:
- 健康餐盒: 挑低鈉高纖的御飯糰、沙拉或健康便當。
- 飲品: 無糖豆漿、低脂牛奶、無糖茶或礦泉水。
- 點心: 水果、無調味堅果、地瓜或茶葉蛋(適量)。
主動要求「少油、少鹽、醬料分開」是外食族的救星。不管在哪家店,這樣說不僅保護健康,還能讓店家逐漸適應,提供更多選擇。
簡單替代或加點tips:
- 帶水果或小把堅果當點心。
- 用餐時多加一份燙青菜或沙拉。
- 便利店買無糖優格或豆漿配主食。
這些小動作累積起來,就能讓外食生活更健康,尤其在台灣香港的街頭小吃文化中,這樣的調整特別實用。
高血壓飲食的迷思破解與常見問題
實行高血壓飲食時,常會碰上一些誤解或疑問。釐清它們,能讓您更順利地控管血壓。讓我們一一拆解。
迷思一:高血壓只能吃水煮餐?
破解: 這是個普遍錯覺!得舒飲食注重均衡、多樣和風味,不是只限水煮。水煮雖低油低鹽,但長期易乏味難持。相反,它鼓勵用天然香料如蔥薑蒜、辣椒、九層塔、迷迭香,或檸檬汁、醋來增味,搭配烤、蒸、滷、涼拌等方法,保留食材原汁。例如,香料烤雞或蒜香蔬菜,既美味又低鈉。試試看,您會發現健康吃法也能很享受。
迷思二:只要不吃鹹血壓就會降?
破解: 減鈉的確關鍵,但不是全部。血壓升高涉及多因,除了鈉,鉀鎂鈣不足、肥胖、少動、高糖高脂、壓力、菸酒等都可能加劇。所以,飲食管理需全面,依得舒飲食原則,結合運動和生活調整,才能最大化效果。單一改變雖好,但整體優化更重要。
迷思三:降血壓保健食品有效嗎?
破解: 市售許多降壓保健品,效果多無足夠科學背書。像魚油或納豆激酶或許對心血管有輔助,但絕非替代飲食、運動或藥物。飲食和習慣才是基礎,補充品應先問醫師,避免藥物衝突或延誤治療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也強調,健康生活方式是控高血壓的核心。您可參考美國心臟協會關於高血壓管理的建議,了解全面改善之道。
如何長期堅持高血壓飲食?
維持健康飲食需耐心,但這些方法能助您一臂之力:
- 逐步轉變: 別急求完美,從減一項高鈉食、加一份菜開始,慢慢習慣。
- 記錄飲食: 寫下每日吃什麼,找出問題,增強覺察。
- 拉家人入夥: 分享需求,一起煮健康餐,創造支持氛圍。
- 玩轉廚房: 學新食譜,試不同食材和手法,讓過程有趣。
- 設獎勵: 堅持一段時,非食物獎如買書或看電影,別用高油鹽犒賞。
- 彈性為王: 偶爾鬆懈沒關係,但隔天就回軌,避免全盤崩壞。
這些步驟不僅幫您堅持,還能轉化成生活樂趣。
結語:將高血壓飲食融入生活,享受健康人生
高血壓雖棘手,但主動管理就能化解。飲食是控壓的核心,我們已探討得舒飲食的科學基礎、食物選單、實用菜餚範例,以及外食族的在地策略。更重要的是,拆解迷思並建構心理支持,讓改變變得可持續。
請視健康飲食為終身投資,它不僅穩血壓,還防慢性病,帶來活力。把原則融入日常,享受煮食樂趣,聰明挑外食,並分享給親友,您會發現控壓之路充滿成就。
記得定期測壓,與醫師營養師討論個人化建議。從餐桌出發,為健康把關,一起迎向無壓人生!
得舒飲食與一般健康飲食有何不同?
得舒飲食是專門針對降血壓設計的模式,比一般健康飲食更注重「低鈉、高鉀、高鎂、高鈣」的礦物質平衡,並有嚴格科學研究證明其效果。兩者都推蔬果、全穀和瘦肉,但得舒飲食對鈉限更嚴,並特別強調低脂乳品。
高血壓患者一天可以攝取多少鈉?如何計算?
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鈉限2000毫克以下,約5克鹽(一茶匙)。計算方式包括:
- 讀食品包裝的鈉標示。
- 多用天然食材,少加工品。
- 家煮時減鹽、醬油、味精。
- 外食要求「少鹽、醬分開」。
哪些水果對高血壓有益?哪些需要限制?
有益水果: 高鉀類如香蕉、橘子、奇異果、哈密瓜、芭樂、番茄,富纖維和抗氧化物。
限制水果: 果汁(缺纖高糖)和罐頭果(加糖)。新鮮水果適量即可,糖尿病合併者需控份量防血糖升。
高血壓患者可以喝咖啡或茶嗎?
適量咖啡或茶通常無礙。咖啡因短期升壓,但長期影響小。若敏感或升壓明顯,減量或選低因。綠茶烏龍茶有抗氧化益處,無糖無奶精即可。
如果我是素食者,該如何設計高血壓飲食菜單?
素食很適合得舒飲食,因強調植物食。您可:
- 蛋白: 用豆類(黃豆、黑豆、毛豆)、豆製品(豆腐、豆乾、豆漿)、藜麥、堅果種子。
- 鈣: 從豆漿、豆腐、深綠蔬(菠菜、芥蘭)、黑芝麻、強化植物奶。
- 鐵: 深綠蔬、豆類、紅莧菜,配維C食物助吸收。
- 多樣: 均衡蔬果全穀,避加工素食品。
高血壓飲食控制多久才能看到效果?
堅持得舒飲食幾週到一月內,常見血壓改善。研究指平均降數mmHg,但因人而異,受體質、初始值、執行度和藥物影響。重點是長期融入生活。
外食時,如何判斷餐廳菜色是否符合高血壓飲食原則?
判斷tips:
- 烹調: 選蒸煮滷烤涼拌,避炸勾芡濃醬。
- 食材: 多蔬全穀豆製品去皮白肉。
- 味道: 過鹹通常高鈉。
- 要求: 點時說「少油少鹽醬分開」。
- 湯色: 清澈優於濃白重味。
除了飲食,還有哪些生活習慣能幫助控制高血壓?
其他習慣包括:
- 運動: 週150分中等有氧。
- 體重: 維持健康,減重助降壓。
- 戒菸: 菸害血管。
- 酒: 男日≤2杯,女≤1杯。
- 壓力: 冥想瑜伽深呼吸。
- 睡眠: 每晚7-9小時。
- 測壓: 定期監測。
高血壓飲食期間可以偶爾「放縱」一下嗎?
適度彈性有助堅持。偶爾放縱可,但下一餐或天就回正軌。別讓一次變成習慣,大部分時間健康吃,影響小。
得舒飲食適合所有人嗎?
得舒飲食均衡有益,多數成人適用。但特殊案需調:
- 腎病: 高鉀慎,問醫師。
- 服藥: 可能交互,告知醫師。
- 過敏限: 醫師指導調整。
總體是推薦模式,不只高血壓,也適合心血管保養。